尼安德特人K2的骸骨(圖片來自網絡)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近日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對迄今發(fā)現的最完整成年男性尼安德特人的胸部進行了虛擬三維重建。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胸部與現代人的胸部大小相似,但形狀不同?;谶@一發(fā)現,科學家推斷,尼安德特人的呼吸機制可能與現代人的呼吸機制有所不同。
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DNA序列和現代人類的DNA序列非常相似。他們從12萬年前開始“統(tǒng)治”著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24000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
自150多年前首次發(fā)現尼安德特人的肋骨以來,科學界對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大小和形狀一直存在爭議。有些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形態(tài)與現代人無異,有些則認為具有顯著差異。
此次,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科學家阿塞爾·高莫茲-奧利凡西亞及其同事,基于迄今發(fā)現的最完整成年尼安德特人Kebara 2(K2)的骸骨,對其胸部進行了虛擬三維重建,發(fā)現重建后的胸廓大小與現代人的相似,但下段更寬。
研究團隊指出,K2胸部下段直徑較大,導致了橫隔膜表面也更大。分析顯示,下段較寬的胸腔在吸氣時體積會產生更多增量(呼吸量)。他們因此假定,尼安德特人的呼吸機制相比現代人更依賴橫隔膜收縮。
研究人員表示,只有發(fā)現更多化石并進一步研究,才能真正理解這一解剖部位的演化。(張夢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