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記者孫紅麗)武漢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14日發(fā)文提醒,對于毒蘑菇要“不采、不買、不吃”,毒蘑菇中毒以后請及時、盡快就醫(yī)、遵從醫(yī)囑。
隨著梅雨季來臨,各種野生蘑菇旺盛地生長起來,誤采誤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武漢疾控中心表示,近日,武漢市接診了多起由于誤食毒蘑菇引發(fā)的中毒病例,讓人吃驚的是多數病例有常年采蘑菇食用的經驗。
小小蘑菇真的有這么可怕?中毒不就是上吐下瀉那么平常?對于大家采食蘑菇的押寶心理,武漢疾控中心介紹了李女士的例子。
武漢疾控中心稱,李女士是采蘑菇的老手,一天雨后她去后山采了各式各樣的蘑菇,收獲頗豐,回家做了一碗鮮美的蘑菇湯犒勞自己,結果不幸中毒。起初的不適消退后,自我感覺身體有所恢復,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殊不知有些毒蘑菇有“假愈期”,表面上看起來好轉,實際上肝腎功能在持續(xù)損傷,后來病情逐步加重。
武漢疾控中心提醒,在我國,可以食用的蘑菇有936種,毒蘑菇就有435種(摘自《毒蘑菇中毒與識別防治》),毒蘑菇中毒死亡率高,其生存期相比癌癥、腫瘤這些疾病更短。夏秋梅雨季節(jié),南方的農村地區(qū),尤其高發(fā)毒蘑菇中毒,每一個慘痛的教訓都在警告,要拒絕毒蘑菇的誘惑。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