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抑郁癥相關話題登上熱搜,引起公眾廣泛關注與討論。抑郁癥已成為當代最受關注的精神疾病之一,影響著全球數(shù)億人的生活。無論是在聚光燈下的公眾人物,還是平凡的你我身邊,都有人曾經或者正在經受抑郁癥的折磨。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抑郁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北本┐髮W第六醫(yī)院精神科主治醫(yī)師姜思思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介紹,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的、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類心境障礙統(tǒng)稱為抑郁障礙。抑郁癥是抑郁障礙最常見的類型。
抑郁癥不是簡單的“心情不好”,它的癥狀是多維度的,持久的心境低落、興趣和愉快感的喪失是其核心的癥狀。輕度心境低落表現(xiàn)為悶悶不樂,感覺“心里有壓抑感”“高興不起來”,嚴重時可感到絕望、度日如年,甚至痛不欲生。
“抑郁癥的病因和病理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會多方面?!苯妓颊f,抑郁癥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學因素,有抑郁癥家族史的人,比一般人群患病風險更高;性別差異,女性的抑郁癥患病率大約是男性的2倍;應激性生活事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遇上事兒了”,如喪偶、離異、失業(yè)、近期被診斷出嚴重疾病等;童年負面經歷,如親子分離、幼年喪親、兒童期軀體或情感虐待等;神經質及消極人格特征的性格特征,也與抑郁癥發(fā)生有關。另外,青少年和孕產婦屬于抑郁癥脆弱人群,需要社會、家庭的保護。
“對于抑郁癥,任何人都沒有絕對的‘豁免權’。”姜思思提示,具有抑郁癥危險因素的人群,相對于其他人群有更多患病的可能性,但這并不意味著性格開朗外向、童年幸福、生活順遂、沒有家族遺傳因素的人就沒有患抑郁癥的可能?!罢J為自己絕對不會患抑郁癥的人患抑郁癥,臨床上并不罕見”。
“抑郁癥起病多在人生早期階段,各種類型的抑郁癥最早發(fā)病年齡都在14歲左右。18至29歲個體的患病率比60歲及以上個體高3倍。”姜思思說,除了“悲傷絕望、厭世觀念”外,抑郁癥還有一些不為人熟知的癥狀值得引起注意:總是高興不起來;對社會交往的厭倦、冷漠;對平時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認知功能受損,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創(chuàng)造力下降等;軀體癥狀,如失眠、食欲減退、體重下降、身體總是覺得很疲倦等。
姜思思提醒,如果懷疑自己有抑郁問題,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漆t(yī)院或綜合醫(yī)院精神心理科就診。如果只是輕度抑郁,可以先行自我心理調適、生活方式調整,也可以選擇接受專業(yè)的心理治療,或者服藥治療。中重度抑郁通常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建議以藥物治療為基礎,結合心理治療及生活方式的調整。
“抑郁癥是一種疾病,醫(yī)生、家屬和患者是一個治療聯(lián)盟?!苯妓急硎荆钟舭Y患者的家屬及朋友,應多理解抑郁癥患者,控制住自己想要評價和給建議的沖動,檢視自己是否在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待抑郁癥患者的痛苦,嘗試讓他們獲得被尊重、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覺很重要;多傾聽,專注、不加批判、用心地去傾聽,對抑郁癥患者最重要,認真傾聽才能撥開患者行為表象的迷霧,理解和看到背后的真相;多關心,抑郁癥患者的心理通常很脆弱,需要被關心和愛護,多關心他們的軀體不適,及時帶他們就醫(yī)。
對于抑郁癥的預防,姜思思建議,在日常生活中,要積極治療軀體疾病、平衡飲食與睡眠、適度鍛煉,避免攝入煙酒等精神活性物質。同時,關懷自己的內心,當遇到挫折時,要寬容待己,避免苛責自己,可以通過積極自我對話、注意力轉移、自我安慰的方法來減輕壓力和負面情緒的影響;保持良好的社交;主動學習調節(jié)情緒、減少壓力以及預防抑郁癥的相關知識。(視頻制作:實習生李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