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她公布自己整容后,我反而更愛她

2021-12-18 22:46:39 來源:騰訊網

有人常說,比起現(xiàn)在這個科技、美容技術發(fā)達的時代,他們會更喜歡過去那個能原滋原味呈現(xiàn)美的時代。

伊麗莎白·泰勒

因為大家都默認,在那個時代各項技術還不夠發(fā)達,大家不會p圖,也不存在便利的醫(yī)美環(huán)境,能活躍在銀幕上并且聞名至今的美人,一定是天生就有著不俗的樣貌,她們不用做任何“求美”的動作也同樣好看...

比起如今的努力型美女,她們的美似乎能來得更憑天意,也更稀有。

海蒂·拉瑪

但氧叔并不完全認可這個說法。

誠然,經過時間淘洗后依舊閃閃發(fā)光的美貌是天賜的稀有品,但無論什么時候,無論科技是否便利,人們都無法抗拒對美的追求,無法停止去研究變美的辦法。

民國時期雜志刊登的“世界標準美人造型”

前人對“變好看”的狂熱追求,我們只是未曾了解過,但這并不代表著不存在。

事實是,我們現(xiàn)在熱衷的一切變美手段和路徑,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現(xiàn)出雛形了。

01

大眼瘦臉磨皮

什么時代的人都愛p圖

前幾年互聯(lián)網喜歡用“沒有ps的時代”來凸顯出過去美人的天生麗質。

但其實在photoshop誕生以前,人們也會想盡辦法通過更復雜、更原生的手段去美化自己的肖像。

最有名,手段也最原始的是p圖第一愛好者慈禧太后。

因為那時候更成熟的記錄手段是畫像,所以她每每都要從前期干預畫師創(chuàng)作來達到自我美化目的。

她曾在畫師華士·胡博為她畫像前下過命令:臉上任何部位都不要陰影(她不懂骨相美),眼睛要大!嘴要豐滿,一律去掉皺紋...注意,繪制出的右圖里慈禧70歲,同一時間段她在未經修飾的照片里是長左圖那樣。

《拉皮效果》

畫像可以人工干預,那么膠卷照片就p不了吧?也可以。

膠片時代的暗房技術才是真真正正的photoshop前身,為了彌補照片即時記錄的不足,人們拿起了各種工具,并學會利用反差、遮擋和溫度控制等手動修改底片來實現(xiàn)后期“美顏”。

下圖這張瓊·克勞馥的照片拍攝自上世紀30年代,修圖師傅忙活了6小時,終于把她的頸紋、眉間紋、法令紋、瞼頰溝p掉,顴骨眉弓處打上了高光,下頜緣緊致提升,全臉做了磨皮嫩膚處理。

看來不管什么時候,大家的變美訴求都差不多。

過去的人也有系統(tǒng)的p圖意識,修片師會有一系列為顧客美化照片的操作。

我覺得那時候的每一個修片師放到現(xiàn)在都能當化妝大師,他們不僅能熟練在暗房工作,也完全懂人臉的美和構造。

缺少立體感,就通過控制曝光來制造明暗對比,面部不夠細膩白皙,就通過工具刮擦進行磨皮和修改瑕疵。

手動加陰影和高光強化骨骼,手動遮瑕提亮美化皮相。

超厲害的暗房師帕布魯 伊尼里奧為赫本修的圖

1987年,攝影師董敏為90歲的宋美齡拍照,那時宋美齡已經沒辦法自己畫出精致地口紅和眉毛,拍攝時宋美齡的口紅涂到了唇外,眉毛也斷斷續(xù)續(xù),董敏沒有提醒,最后他手動在底片上將宋美齡的口紅和眉毛做了修改。

02

懂變美才驕傲

美人不以“非原生”為恥

和“沒有PS時代”被一同追捧的還有一個詞叫“沒有整容的時代”。

這個描述就更不對了,因為以前的人不僅會整容,甚至極度熱愛整容帶給自己的良好改變,她們并不會“以此為恥”。

醫(yī)學整形技術從晚清傳入中國,一直到民國時期,這期間確實度過了一個大的思維轉變和爭議。

最初傳入國內的整形術多為以補救身體殘缺為目的,所以有一部分文人認為這是在修補父母所賜的身體,符合傳統(tǒng)的道德觀。

但也有一部分文人不贊同這個方式。

1897年《申報》上報有一篇叫“毀體修容”的報道:里面記錄了法國老婦做了拉皮手術立刻變年輕的故事,報道中對此方式并不看好。

“法國巴黎府有某外科以為老婦修容起家,家資巨萬。其法在老婦耳際割開將皮切去一條,然后將面皮繃緊密線縫之,則面上皺紋悉平,宛如妙齡女子,老婦至此只有忍痛而已。嘻,異哉。”

同時,他們還對女性求美的心理進行了批判

“整容實屬‘冶容誨淫’,有違‘三從四德’古訓,夫冶容者,其心未必淫也。然人或因其容色之美而圖陷于淫焉,是不啻誨淫矣”。

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說:整容確實能變漂亮,但你們追求漂亮那不是故意讓人犯罪嗎???

一直到了民國時期,這種爭論和整容技術的知識空白,隨著思想開放和技術成熟有了極大好轉。

那時候人均求美,大家反而會以自己更懂美,更愿意去追求時髦的美為驕傲。

大明星胡蝶會教大家化妝

此時整容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從20年代末一直到40年代這幾十年里,整容醫(yī)院里可做的項目已經從單純的祛除雀斑,減皺抗衰拓展到整雙眼皮、改正斜視 、隆鼻、改正耳形、 做酒窩、縮小嘴唇等等等等。

受西方文化影響,整體的整容審美偏歐化。

在這里,最容易帶起求美風尚的是公眾人物。

當時有個很神奇的現(xiàn)象,大明星做了整容不僅不藏著掖著,還要廣而告之,恨不得把自己的前后對比圖滿大街發(fā),整容醫(yī)院很容易征得明星的同意在報紙上刊登廣告。

民國時期的整容醫(yī)院廣告用明星做案例

不僅要自己做,還要創(chuàng)業(yè)!

女明星王漢倫息影后開始自己創(chuàng)辦美容院,不過時局動蕩,美容院沒開多久就被迫關門了。

那時,人們并不會因整容而羞愧,反而更想讓人覺得我是最懂美,且最能變美的人,這能幫助她們強化自己的意見領袖標簽,也會更受追捧。

03

技術與美的相互成就

我認為,正因為我們生活在科技發(fā)達時代,反而會常常會忽略掉技術與美的相互成就。

因為人們無論何時都有一顆赤誠地求美之心,所以有關“美”的技術在這個過程里才能不斷地被創(chuàng)新、優(yōu)化。

而在督促下飛速成長起來的美的技術,又能在恰好的時間,回過頭帶我們感受過我們本無法感受過的,屬于過去的視覺震撼。

1976年的伊朗電影杰作《風之棋局》在伊斯蘭革命后丟失了底片,當時只流傳著一個超低清VHS版本,我們根本無法領略到原本僅屬于它的電影美感與色彩。

幸運的是,四十多年后,這部電影的底片在跳蚤市場被找到,經過艱苦的修復過程后,我們終于看到了它的真實樣子,看到了白色的珍珠項鏈和與紅色地毯相映的跳動的燭光。

4k修復版

我始終認為,對于技術與新興的事物、審美,我們更應該持學習態(tài)度,更何況相較以前,我們如今已有絕對的靠近美的優(yōu)勢。

我們處于領略美的最好的時代,想要有一張漂亮的圖片,我們不用耗盡6小時,只需點開手機app,幾分鐘就可以p好一張圖。

想要抗老提升,我們也不用威脅畫師或者頂著非議接受批評,我們擁有各種途徑可以做功課,擁有各種先進的醫(yī)美技術,也擁有不止是西化的多元審美。

124年前,人們會感嘆拉皮的法國老婦“嘻,異哉”。

如今,當有人因為初老、下垂、臉垮而煩惱時,卻已經有好多人都會說一句“去做熱瑪吉呀!”,這是意識的絕佳轉變。

技術的革新,讓更多人在變美路上找到了更多的捷徑,我們漸漸都學會了科學變美,都知道了,面部衰老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膠原蛋白流失,我們可以從最根本去解決問題。

上一篇:普通人怎么穿出時髦感?這10個懶人穿搭技巧幫你輕松贏

下一篇:這紅毯上的高清鏡頭也太緩解焦慮了吧?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