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劇多吃香?
看隔壁央1熱播的《人世間》就知道了,收視率都破了2.5,高到一騎絕塵。
然而近日,央8上新了一部年代劇,接檔重播劇《老閨蜜》,但開局不利,首播后收視率只有0.6。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該劇以90年代到2000年初的青島為背景。
講述了陳一朵(林允 飾)與寄住在陳家的畢來福(高至霆 飾),以及筒子樓里的幾個小伙伴,在時代變遷中成長奮斗,不負(fù)青春,追求美好生活的勵志故事。
有人說,這部劇抄襲了韓劇《請回答1988》,先不說誰抄的誰,單論劇情,就是一部披著年代劇的外衣,骨子里卻是俗套爛透的言情故事。
小妹總結(jié)了一下劇情,男女主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兩個人一開始互相不對付,吵著吵著就吵出感情。
不用問,最后肯定要上演兄弟為了搶女主,分裂又和好的情節(jié)。
說實話,除了時代背景不同,該劇的劇情風(fēng)格和題材,與《昔有琉璃瓦》高度相似。
一開場,就是7歲的畢來福寄住在陳一朵家。
一朵突然看到一個陌生的小哥哥入住自己家,充滿敵意,兇巴巴的,還把來福的行李扔出去。
來福不服輸,發(fā)誓要還擊,于是兩個人一逮著機(jī)會,就開始掐架。
是不是有點《以家人之名》,小尖尖欺負(fù)賀子秋那味兒?
可相比之下,你會覺得小尖尖雖然牙尖嘴利,但是可愛居多。
她也不想賀子秋入住自己家,同樣趁著賀子秋不注意的時候把行李箱扔出去,兩人隨即上演了一場你扔我撿的戲碼。
一下子就把兩個人的性格表露出來,小尖尖心思多,賀子秋內(nèi)心敏感。
而反過來看畢來福,一個非親非故,寄人籬下的小孩,頭一天見面要和主人家的女兒斗狠,這是性格活潑嗎,這是沒家教吧?!
再來看道具,畢來福整蠱陳一朵,在她洗頭的刷子上擠牙膏。
1984年用的可是鋁管牙膏,這個明顯是塑料管,道具組一看就不認(rèn)真。
和陳一朵,畢來福一起長大的還有劉力揚,典型學(xué)霸,理論高手,自行車廠廠長的獨苗;
徐奮斗,5個孩子里最叛逆的一個,單親家庭,不愛上學(xué),就愛玩音樂;
羅金虎,老爸是廠里的貨車司機(jī),之后羅金虎輟學(xué)在工廠飯?zhí)么蚬?,一直暗戀陳一朵?/p>
前八集,幾乎講的都是5個孩子讀書時期的故事,遭遇著人生的小變故,還有青春期的煩惱和悸動。
但是這些青春悸動,看起來更像偶像劇,或者說根本不接地氣。
譬如羅金虎為了哄陳一朵開心,給她買了一大罐黃桃罐頭。
能買得起黃桃罐頭是什么概念,小妹專門查了一下資料。
90年代,普通百姓基本都是在大年三十這天,才會舍得出錢,買一個黃桃罐頭,而且還是一大家子分著吃。
那個時候的羅金虎,老爸出車意外去世沒多久,家里已經(jīng)欠了外面一屁股債了,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對于這瓶“昂貴”的黃桃罐頭,羅金虎不過是個飯?zhí)么蚬ぷ?,一個月還不到300塊的工資,要養(yǎng)家,要填債。
為了泡妞,也是說買就買,真是夠拼的。
只能說,導(dǎo)演和編劇對90年代的生活水平,金錢真的沒什么概念。
譬如畢來福不小心弄壞了劉力揚的任天堂游戲機(jī),為了賠給人家,他搶了陳一朵的存錢罐,一砸,跑去商店里又買了一部新的游戲機(jī)。
我的天啊,這頭一朵爸媽還在為家里的生活費撓破腦袋,那頭,畢來福就用他們的錢買了個死貴死貴的高檔貨。
這敗家玩意兒......
更逗的是,畢來福和陳一朵吵嘴,他轉(zhuǎn)身送了一個隨身聽給一朵道歉。
這到底是個什么富豪哥哥,有錢到這個地步,深藏不露啊。
不僅如此,五個主角,無論任何時候,身上永遠(yuǎn)都是干干凈凈的。
被流氓追完,放學(xué)回家,從家里趕到醫(yī)院,校服總是一塵不染,像生活在真空塑料袋里一樣,這也太離地了吧。
而且,導(dǎo)演為了還原那個年代的質(zhì)感,刻意把畫面調(diào)成復(fù)古色的濾鏡,看得眼睛有點疼。
其實也不只這一部國產(chǎn)劇這樣,應(yīng)該說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劇大都這樣,千篇一律,毫無創(chuàng)新。
同樣是年代劇,為什么《人世間》就能走“王炸”路線?
第一,故事好,圍繞著周家三兄妹等十幾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描寫了社會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辛酸苦辣;
第二,演員好,各位演員演技扎實,演什么像什么;
第三,氛圍感好,一部劇的好壞,除了故事和演員,氛圍素顏也很重要,劇中人物的著裝和各類道具的選擇,都非常細(xì)致,很有那個時代的味道。
而《光陰里的故事》仿佛就是幾個傻大缺高中生,沒事找事干,為了矛盾制造矛盾,非得弄出點事來才舒坦。
所以這部劇播出之后,無論是熱度、討論度,還是口碑和播放量,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和《人世間》根本沒法比。
按這個趨勢,等到播完,收視率也不比現(xiàn)在好多少。
當(dāng)然,該劇也不是一無是處,幾位老戲骨,王海燕、鮑大志、李洪濤等人的加持,贏回了一些感情分。
另外,劇中有幾個情節(jié),還是挺感人的。
譬如畢來福回老家探望生父和姥爺,臨走時,患了老年癡呆的姥爺一直念叨著畢來福小時候的事情,滿滿的都是對外孫的叮嚀和掛念。
但可惜的是,感動之余,口碑卻沒有發(fā)酵。
主要還是受眾群體,對于央八的觀眾來說,不太符合他們年齡段的回憶,自然就沒什么共鳴可言。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這也證明了,觀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不管你放在哪個平臺播,質(zhì)量不過關(guān),一樣沒人買賬。
導(dǎo)演和編劇必須得惡補(bǔ)常識啊,什么年代就有什么年代該有的樣子。
至于這部劇收視有沒有回升的可能,就要看后面的劇情能不能給觀眾帶來驚喜咯。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