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只想問,還有多少人沒有看《語義錯誤》。
趕快,給我,去看。
?。。?!
先例行介紹一下,《語義錯誤》是最近最火的韓國耽美劇。
目前豆瓣四萬多人看過,高達8.6分。
兩位男主都是愛豆出身,193學長,177學弟,俗稱最萌身高差。
再加上兩位的超高顏值,超好衣品,也就是每一次你看到他倆同框的時候,都會在心里大喊——
how pay
how pay
how pay
——的水平。
感受一下,到底有多配。
怎么會有這么完美的身高差捏,家人們。
必須承認,到2022年了,耽美劇市場早變得非常內(nèi)卷。
如果是單憑男主角的超高顏值,還不足以本號如此熱情地向大家推薦這部劇。
因為,我們早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于看臉嗑CP了。
我們要嗑的是真CP。
那么,什么是真CP呢。
簡單來說,也就是,要讓你覺得,這兩個人就是為彼此為生的。
靈魂深處的伴侶。
荷爾蒙爆棚。
性張力滿點。
每當這兩個人出現(xiàn)在同一個畫面,你就想要把他們倆的頭按在一起,聲嘶力竭地大喊。
給我親,給我親,給我親啊?。?!
這一點,《語義錯誤》,完全做到了。
感受下本劇的人設。
身高177的學弟,性格冷漠、嚴謹、強迫癥,像機器人一樣的計算機系天才。
身高193的學長,擁有完美家世、模特般的長相和超好人緣,還是設計系的大明星。
學長是校園風云人物,身邊永遠圍滿了追隨者。他的生活就是轟趴、轟趴、轟趴。
而學弟卻是一門心思搞學習、也沒什么朋友的學霸透明人,每天過著單調(diào)的,兩點一線的生活。
學弟守時,遵守秩序,喜歡規(guī)律的、一成不變的生活。
學長則隨心所欲、遲到、翹課、熱衷于制造各種意外。
學弟喜歡喝黑咖啡。
學長討厭這種無趣又寡淡的味道。
學弟討厭紅色。
學長最適合這個熱烈而多變的顏色。
為什么這部劇的名字叫做《語義錯誤》?
因為在學弟的心目中,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學長,就是一種“程序錯誤”。
擅長于編程的他,絞盡腦汁想要清除這種錯誤。
但是直到最后,他才會明白,人的大腦并非生來理性。
情感是一種不穩(wěn)定因素。
但它并非錯誤,而是藏在人性里,最美麗的偶然。
單從人設本身,你也能感受到,學長和學弟已經(jīng)是徹底的南極與北極,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兩個人。
所以,通常這類劇的套路吧,會是讓他倆被迫認識。
比如,選修同一節(jié)課,被分到同一個小組,一起完成作業(yè);然后再在這個過程中,天雷勾動地火。
聽起來是還蠻合理的吧?
在《語義錯誤》里,這個橋段的確出現(xiàn)了。
但是,經(jīng)典的來了:一整個學期的課上完,他們倆居然還連彼此的臉都對不上號。
即將畢業(yè)的學長,性格惡劣而散漫,所以心安理得的,把所有的小組任務都丟給了學弟。
而對不起了,我們學弟,也并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在最后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他直接冷酷地對教授告狀,老師你看,有人沒寫作業(yè)啊。
于是,我們這位校園風云人物,萬人迷學長,就因為這件事。
掛???。了。
大四即將畢業(yè)的他,原本還有大好光明前程等在前方:出國深造、去大公司……
但因為親愛的學弟,這一切都不可能了。
他延畢了。
這還沒有完。
另一邊,學弟正在開發(fā)一款手機游戲。他可以進行完美的編程,卻需要一個審美在線的設計師。
有人向他推薦了設計天才學長。
這時候,學弟并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藝術(shù)家,也是他的仇人。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他們終于見面了。
學弟以為自己是來當面試官的。
萬萬沒有想到,他就是一只掉進了陷阱的,小白兔。
peace bro.
顯然,在最開始,《語義錯誤》走的是校園歡喜冤家模式。
兩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互相討厭,而學長也致力于給學弟挖坑、惹學弟生氣,看學弟的冰塊臉氣到變形。
他逃他追,他們都插翅難飛。
可以的。
但你以為這部劇就是走沙雕輕喜劇路線嗎?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我的朋友。
《語義錯誤》最絕的地方就在于,這部劇真的很擅長于制造那種,讓人想要尖叫的名場面。
比如,一個平平無奇的對視,如何給人一種“一眼萬年”的張力?
感受下。
傾斜鏡頭,恰到好處的特寫。
百葉窗外的光線,像是金沙一般,溫柔地拂過他的輪廓。而濕發(fā)上的水珠,則是一顆顆閃耀的鉆石。
但鏡頭一轉(zhuǎn),來到學長這一邊。
同樣以百葉窗為背景,光源卻變成了臺燈的冷光。
分明置身于同一個空間里,但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視野,兩個世界。
學長眼中的學弟,是溫暖的、金色的;而學弟眼中的學長,還是一種沒有溫度的、冰冷的顏色。
注意這里的仰視鏡頭: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學長是動心的那個人。
當然,我個人更喜歡的一場戲,還在這一集的結(jié)尾。
學長和學弟偷偷跑進戲劇社的道具間里。
在一個光線昏暗、逼仄的空間里,架子上擺滿了不真實的雕塑,藏在其中的人,也有種脫離現(xiàn)實的詭譎感。
突然有人闖進來。
這里絕對是一個神來之筆:學長拉著學弟躲起來,在倉促之間,學弟踩到了地上的開關(guān)。
他不小心打開了一盞燈。
光線是如此的迷幻和絢爛,像是旋轉(zhuǎn)木馬,幻夢樂園,像一束大麗花,在黑暗中綻開。
外面的人在打電話,躲在黑暗里的兩人屏息聽著。
學長卻還氣定神閑地逗學弟:“怎么樣,要不要出去道歉。”
此前的他,更像一個比學弟還幼稚的、性格惡劣的大男孩。
而現(xiàn)在,他終于展現(xiàn)出了花花公子的一面:舉手投足,都有種不經(jīng)意的風流感。
在充滿暗示性的、曖昧的紅光里,他朝著學弟低下身。
學弟以為他要吻自己。
他臉上有掙扎,緊張,可是他并沒有躲。無形的絲線糾纏在此刻的空氣里,他不能躲。
但學長只是在他耳邊說,“我們也去看電影吧?”
對不起。
是不是真的很會。看到這里,我已經(jīng)徹底沒有了。
這,還只是第四集。
隨著劇情的展開、兩人關(guān)系的深入,你將要看到的內(nèi)容,也會越來越……尤其最后兩集,真的非常,讓人,想要,發(fā)出一些雞的聲音。
總之,是男主角本人都建議你,請不要跟媽媽一起看的水平。
嘿嘿嘿。
《語義錯誤》的篇幅很短,一集二十分鐘,一共只有八集。
這就保證了這部劇的整體節(jié)奏非??欤夯旧厦恳患鹘堑年P(guān)系都有著非常明確的推進。沒什么廢戲,一集一個名場面,兩集一個小高潮。
(這誰頂?shù)米“。?/p>
尤其是,如果你覺得一般的韓劇,一集一小時,動輒二十集,后半程經(jīng)常性崩壞爛尾的話。《語義錯誤》絕對沒有這樣的問題,它完全停在最高潮。
并且讓你心癢難耐,恨不得明天早上一起床就能看到第二季。
(上一次如此渴望看到一部耽美劇的續(xù)集,還是他泰的《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
(但那就是另一個悲劇了,嗚嗚嗚)
而以完成度來看,《語義錯誤》并不輸給那些那些同樣大熱過的戀愛向韓劇。
之前我們推薦耽美劇的時候,必須坦白,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帶著一層憐愛的濾鏡。畢竟是小眾向嘛,總是會有一些先天不足。
既然你好這口(bushi),那就要寬容一點點啦。
不過,《語義錯誤》就可以說是目前的耽美劇里,相當天花板水平的制作程度了。
這不僅體現(xiàn)在緊湊的劇情、或者是相當講究的鏡頭語言。
同樣也體現(xiàn)在人設本身。
我們都說好的愛情劇,一定要體現(xiàn)雙方因為愛情而出現(xiàn)的成長。
在如此緊湊的篇幅里,《語義錯誤》還是做到了這一點。
乍一看,學弟是一個理性到冷酷的人。他有自己的一套嚴謹邏輯,他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不被看到的透明人。
他一直戴著黑色的鴨舌帽,并且刻意將帽檐壓得很低:這暗示了他是一個并不自信的人,他不喜歡得到關(guān)注,他總是將自己藏起來。
而在與學長的關(guān)系里,他第一次被“看到”了。
當他第一次邀請學長進自己的家、當他第一次在學長面前摘下帽子的時候,對方因他的面容而怦然心動。
這并不只是見色起意,背后的另一層隱喻是:他完全展現(xiàn)出了真實的自己。
所以,學長才會被他吸引。
學長是一個惡劣的、愛玩的花花公子。
他看起來總是自由散漫、放浪不羈,從不遵守任何規(guī)則和責任。
但也正因為此,他認真起來的時候,才會格外有魅力。
相信大多數(shù)人第一次被他狙到,都是在第三集,他為學弟出頭,去嚇唬醉漢的時候。
那一刻,他就好像一只愛搖尾巴的大金毛,突然變成了一頭兇猛的狼。
這個飛鏢扎在誰心上了,我想問
但接著,他又轉(zhuǎn)頭對學弟笑一下,抓著他的手說:“走吧?!?/p>
原來他只是一縷自由的風。
他身上那種不可捉摸的飄忽不定,是如此迷人。
他能帶你逃離污濁的、沉重的現(xiàn)實。
另一個非常細膩的劇情轉(zhuǎn)折則是,在故事的最開始,兩人之所以會認識,正是因為學長懶得寫作業(yè),把事情都甩給后輩。
但后來,他反而變成了那個主動寫作業(yè)的人。
不僅如此,他還會主動改劇本、主動改PPT、主動做策劃……
總之,因為愛上了一個認真嚴謹?shù)娜耍?學長也終于開始承擔起生活的責任。
自由的另一面是空曠。
因為沒有真正喜歡的、在乎的東西,才不會為任何事情停下往前跑的腳步。但現(xiàn)在,學長終于也找到了值得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學長的性格里最可愛的一點在于,他從來都是一個真實的人。
他總是對自己的欲望很坦蕩。
所以,意識到自己其實喜歡學弟之后,他立刻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很積極、很主動地去追求對方。
面對學弟的逃避,也是他告訴對方:去聽你自己的心,只要感受就好。
你很難想象,在酒吧的后巷,在一個這么混亂的場所,在如此靡麗的燈光下,會有一段如此真誠的對話。
但它就是發(fā)生了。
看起來,學長是在這段關(guān)系里,占據(jù)主導權(quán)的人。
他是前輩,是追求者,是進攻者,甚至于他的感情經(jīng)驗,也比學弟要豐富得多。
但最溫柔的地方就在于,每一次,總是學弟主動去吻學長。
他才會有所回應。
所以,你可以說這個故事,是一個不會愛的人,終于學到了去愛。
也可以說,是一個太懂得“戀愛”的人,第一次學會了去愛。
他們從相反的路徑出發(fā),最終,卻抵達了同一個終點。
這樣說來,似乎普天之下的愛情故事,總是沒什么新意。
但為什么,同樣的故事,即使講一千遍,我們也依然會被打動?
或許,這是一種本能。人人都渴望依戀,渴望被理解,渴望被愛。但身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又變得更孤獨,更謹慎,更缺乏勇氣。
反而值得慶幸,還有人在講述一些沒有新意的故事。
它不厭其煩地告訴你,即使是截然相反的人,也可以相愛。只要他們愿意為對方邁出第一步。
這就是親密關(guān)系的本質(zhì):只有先打開自己,才能得到回應。
只有不害怕受傷,才能得到愛的獎勵。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