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浙江省教育廳官方微信“教育之江”發(fā)布消息:浙江將在全省范圍內在小學施行早上推遲上學!
消息稱,各地各小學可根據年段、季節(jié)等因素靈活調整上學時間,其中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早上最遲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00,冬季還應適當延遲。
學校應設定學生早上到校的彈性時間區(qū)段,學生可以在學校設定的彈性時間區(qū)段內根據各自情況決定具體到校時間。彈性到校時間區(qū)段應清楚體現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中,接受各方監(jiān)督。
早在去年,拱墅區(qū)所有小學實行推遲入學,最多的推遲半小時,得到家長們一致點贊。現在,其他區(qū)的家長、孩子也不用羨慕了,全省的了!
全國首例!
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杭州市拱墅區(qū)、江山市等多地在小學實施早上推遲上學(以下簡稱推遲上學)改革,受到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方的普遍歡迎和好評。在深入實地調研、多方聽取意見的基礎上,近期,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于在小學施行早上推遲上學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教基〔2018〕11號),就在全省范圍內實施推遲上學作出部署、提出具體要求。據了解,全省范圍指導實施推遲上學,在全國尚屬首例。
適當推遲學生到校時間
各地各小學可根據年段、季節(jié)等因素靈活調整上學時間,其中要求小學一二年級學生早上最遲到校時間不得早于8:00,冬季還應適當延遲。學校應設定學生早上到校的彈性時間區(qū)段,學生可以在學校設定的彈性時間區(qū)段內根據各自情況決定具體到校時間。彈性到校時間區(qū)段應清楚體現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中,接受各方監(jiān)督。
科學設置早上上課時間
繼續(xù)嚴格執(zhí)行中小學不得早于8:00組織學生上課的規(guī)定,各地各小學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上午上課時間,
其中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上午上課時間不得早于8:30。
合理安排上午下午課時
在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的小學周課時一二年級26個標準課時、三至六年級30個標準課時(每課時教學時間按40分鐘計)總量的前提下,各地各小學要按照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要求,科學論證,大膽創(chuàng)新,合理安排上下午課時及課時教學時間。在保證國家規(guī)定的教學時間總量的同時,借鑒寧波、拱墅、江山等地推遲上學的做法,小學上午可安排4個課時或3個課時,每課時教學時間可40分鐘或35分鐘,也可“長短課”相結合。
規(guī)范學生在校學習時間
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小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是指列入學校作息時間表、由學校統(tǒng)一組織、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學活動時間,包括晨會、早操及課間操、大課間體育活動和面向全體學生的社團活動、自修、作業(yè)整理等的時間,不包括就餐、午休和面向部分學生的托管服務等時間。學校不得組織集體早自修,寄宿制學校也不得組織通校學生參加在學校的晚自修。推遲上學后,在不突破規(guī)定的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前提下,放學時間可相應延遲。
1. 全面調查充分溝通。學校實施推遲上學工作前要作充分的調查分析,向學生、家長、教師等群體作全面摸底,了解對推遲上學的普遍意向。
2. 制定詳細工作方案。方案內容包括學生家長教師調查情況、早高峰交通影響評估、作息時間調整安排、課程調整安排、早到學生管理及活動安排等。
3. 妥善安排早上值勤管理。學校要安排好早上值勤教師,強化對早到學生的管理服務,切實負責好學生到校后的秩序維護、安全管理。
4. 妥善安排早到學生活動。學校在確保學生周課時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早到學生的活動,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豐富早到學生的活動內容。
試點先行,積極推進
《指導意見》要求,2018年每個設區(qū)市應有至少1個縣(市、區(qū))先行試點,在小學實施推遲上學改革,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再逐步推開。到2019年,各縣(市、區(qū))均應在區(qū)域內部分小學或整體實施推遲上學改革。
因地制宜,差異實施
《指導意見》提出,各地各校要貼近學生、家長等的實際需求,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年段之間可多樣化、差異化實施推遲上學改革。推遲上學可在小學低年級先實施,再拓展到小學所有年級;可在城區(qū)小學先實施,條件成熟的也可整體推進個性化實施。不同區(qū)域、不同季節(jié),因地因校因時安排,不搞“一刀切”。
推遲上學,是堅持以生為本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的重要改革舉措。推遲上學,能確保小學生每天有10小時充分的睡眠時間、充裕的早餐時間、從容的上學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能更好落實幼小銜接,優(yōu)化小學生作息時間,保證學生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也是主動回應家庭需求,回應社會關切,緩解小學“上學早、放學早、接送難”矛盾,增進家庭親子交流,提升學生及家庭幸福指數,提高教育服務能力的民生之舉。
推遲上學可確保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
推遲上學的立足點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期,腦科學研究表明,睡飽、吃好對這一階段孩子的大腦發(fā)育至關重要?!读x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家校配合保證小學生每天10小時睡眠時間”。2016年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jiān)測結果顯示,睡眠是浙江省學生發(fā)展指數中較低的指數之一,在被調查的四年級學生中,只有54.1%的學生每天睡眠時間9小時及以上。兒童睡眠不足,直接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還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對心理上的發(fā)育也有影響。推遲上學時間,可以讓孩子們多睡一會,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使他們更有精神、情緒更好,為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提供積極保障。
推遲上學可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早餐時間
早餐是人一天中十分重要的一餐,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質和量不夠,容易引起能量和營養(yǎng)素的不足,降低上午的學習效率。2016年浙江省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jiān)測數據表明,學生每天吃早餐與早餐不規(guī)律的學生在學業(yè)表現上差異顯著,吃好早餐對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遠超學生參加校外補課等方面的優(yōu)勢。由于上學時間早,很多學生無法在家好好享用早餐,尤其是家離學校較遠的學生,早餐往往都是在攤點上甚至是在路上匆忙解決的,早餐的量和營養(yǎng)攝入都不能保證。推遲上學時間,可以讓孩子們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吃飽、吃好早餐,家長們也有機會為孩子準備品種豐富、營養(yǎng)全面的早餐,從而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推遲上學可使幼小銜接更為自然
推遲上學,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尤其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的自由上學模式轉入小學的制度化模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有一段過渡適應期。推遲上學時間,一年級學生與幼兒園上學時間基本一致,可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良好的幼小銜接環(huán)境。
推遲上學可緩解小學“上學早、放學早、接送難”矛盾
近年來,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每年都有建議、提案呼吁小學早上推遲上學。在省教育廳前期組織的調研過程中,多數小學家長對推遲上學有強烈的期盼,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交警部門負責人,學生、教師、校長代表等各方對小學早上推遲上學的做法普遍表示贊同和歡迎。從國內外的實證來看,推遲上學是可行的;從浙江省一些地方試點情況來看,推遲上學確實是一項順應民意、順乎人性的教育改革,社會反響十分積極。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