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這部8.2,恨得牙癢癢

2022-02-26 05:15:2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現代愛情有時候越來越像超市購物了。

只要你愿意,就可以一直在交友軟件上左滑或者右滑。

一張勝過一張的精致面孔,一個賽過一個的優(yōu)越身材,永遠沒有最高級。

只要你愿意,還可以在上面收到或送出琳瑯滿目的紅心。

幾天時間上萬次點贊,幾個月時間上千次匹配,一點都不是問題。

你的愛情永遠有下一個選擇,它像通貨膨脹一樣地貶值。

于是你開始理性地計較收益與得失,不敢隨便投注感情,隨時準備抽身而去。

當你聽說有人在交友軟件上追求真愛,還不小心搭進去全部身家,會罵她或他“戀愛腦”嗎?

近年中文互聯網頻繁出現一個侮辱性極強的名詞——

“殺豬盤”,帶著詐騙分子志得意滿的口吻。

他們利用交友軟件物色對象,先放長線讓其產生情感依賴(“養(yǎng)豬”),再誘導其投資賭博,最后情財兩空(“殺豬”)。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9年4月,“殺豬盤”受害人數為876人,受騙金額超過2億。

而騰訊衛(wèi)士2020年的數據顯示,女性受騙金額約為男性的1.5倍。

并不是這些女性“太傻太天真”,是騙子的愛情陷阱太高明。

紀錄片[Tinder詐騙王]揭露的騙局堪稱“殺豬盤”的升級版,它跳脫出網絡虛擬空間,跟受害者建立了實打實的親密關系。

同樣是情財兩空,但對受害者的打擊似乎更大了。

紀錄片中,三位女性受害者對著鏡頭講述了自己受騙和復仇的經歷,其中的復雜性遠非“戀愛腦”三個輕飄飄的字所能概括。

三位女性的遭遇全都拜詐騙王西蒙·列維夫所賜。

他拿著一套“美救英雄”的劇本全情出演,屢試不爽。

首先,他會在交友軟件上營造出時髦清爽的商務人士形象,順便附上精心打造的Ins賬號鏈接。

他所展示的生活精彩而有品質,不是在世界各地旅行,就是乘坐高端的交通工具,還會和可愛的小動物親親。

這一點相當重要,誰能拒絕一個有愛心的高富帥呢?

一旦匹配成功,他會迅速邀約線下見面,將自己在線上費心展示的生活實體化。

第一次見面通常會在一間豪華酒店的咖啡廳,時間不會太長,只為完美亮相。

他穿著考究,舉止紳士,邊界感把握得恰到好處,但會著重透露自己的職業(yè)。

全都是那種不明覺厲的類型:鉆石王子、航空公司繼承人、情報組織特工……

除此之外,他會“坦誠”自己的私人狀況。

比如,離異有孩子,為工作四處奔波,渴望一段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

他看起來對待感情很慎重,并不急于確立關系,同時又表現出興趣:

“我真的很想更好地了解你?!?/strong>

接下來就是糖衣炮彈,千方百計讓你相信他的實力和為人。

勞斯萊斯接送,私人飛機旅行,餐廳菜單包圓,全都有他人在場。

然后借朋友、同事或是前妻之口,告訴你他有多棒多負責。

他談吐非凡,在你熟悉的專業(yè)領域也很有見地,讓你欽佩。

這時候只需要一些曖昧的小動作,摟腰、輕吻、送花,就能俘獲芳心。

他很忙碌,經常在各個城市飛來飛去,但對待你特別認真。

不僅每天噓寒問暖,還總是擅長傾聽。

等到再次見面,他就進一步暴露脆弱,不經意牽扯出一段久遠的傷痛往事,加深情感連接。

再順理成章地確立正式關系,商量同居,承諾未來。

以上所有步驟,和尋常小情侶沒有什么不同。

西蒙就像一個耐心的獵人,選擇在獵物陷得正深時下手。

正在出差的他,會突然發(fā)過來安保受傷的現場照片,表示自己當前的處境非常危險,為了確保安全信用卡必須停用。

于是請求你的支援,暫時為他的開銷買單,那筆錢夠你給自己買套公寓了。

但為了保護戀人,你似乎沒有理由拒絕。

你帶著現金去拯救他,親耳聽著安保要求他關掉公寓里的燈,看著他焦頭爛額心疼不已。

和他分別后,他透支了你的信用卡。

為了提升限額,他把你納入自己的公司,開出工資單作資產證明。

你收到了轉賬收據,或是支票來抵消他花出去的錢。

而后在他的要求下繼續(xù)開卡,甚至借高利貸。

等你發(fā)現他轉給你的錢遲遲不到賬、支票不能兌現時,你已經欠了9個債主25萬美元。

你打電話質問,那邊的語氣變得冷冰冰:

“去他媽的,我把錢給你了,我已經完成了我的責任?!?/strong>

你去求助信用卡公司,給他們看了男朋友的照片,才知道他是個詐騙慣犯。

同樣的遭遇接連在三位女性身上重演,絕非偶然。

她們都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還是跌入了西蒙的愛情陷阱。

或者說,她們正是西蒙的重點圍獵對象——

什么都不缺,只有情感空白,誘餌一放一個準。

但我真的不忍心用“戀愛腦”評價她們。

苛責受害者是不應該的,在感情中上頭也再正常不過。

除了女性的情感中樞天然更敏感外,還有文化建構方面的原因。

成長過程中,女性對愛情的認知常常來自文學和電影。

這些作品的性別角色分工非??贪澹鼈兿蚺灾踩?strong>“愛情至上”的幻想,卻告訴男性“成為英雄”。

女性被框入了浪漫愛-婚姻的牢籠,男性卻可以相信“贏得世界就能贏得愛情”。

因此,近些年興起的女性主義開始對灰姑娘和白馬王子反叛,“戀愛腦”成了重點批評對象。

但它卻不小心滑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男權社會背景下口號式的“大女主”。

它有時會漠視異性戀女性對男性的欲望,要求她們在愛情中保持理智,認為“為愛付出”是不可取的。

特別是交友軟件這樣“以理性選擇和收益最大化支撐的擇偶游戲”,按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的話說,“不會珍視脆弱性和義無反顧的愛”。

可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座冰山,旁人無法獲知某位女性渴望愛情的緣由,也無權替她做決定。

對志業(yè)的追求高于愛情當然沒問題,但也不該以此為唯一標準,綁架看重愛情的人。

“戀愛腦”的話語,全盤否定了人本質上的脆弱性。

事實上,脆弱性是有力量的。

這是寫出“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作家埃萊娜·費蘭特非常珍視的力量:

“果斷地將一根手指放入那些仍在感染的、特定的傷口。”

在全網鋪天蓋地的謾罵中,紀錄片中的三位女性受害者勇敢地暴露自己的傷口,為的是不再有新的受害者產生。

她們是西蒙鋪設的龐氏騙局中,三位有關聯的受害者。

西蒙用其中一位女性的信用卡,給第二位女性買機票,請第三位女性吃晚餐。

塞西莉是三者中第一位受害者,在掐滅了自殺念頭后,她向挪威最大的報社提交了自己和西蒙近400頁的聊天記錄。

記者通過她的轉賬信息,發(fā)現了第二位受害者佩妮拉的存在。

他們將塞西莉的報道發(fā)給了佩妮拉,讓她在陷入更深的陷阱前認清了西蒙的真面目。

由于西蒙經常在世界各地旅行,警方很難追查,佩妮拉干脆在他提出見面后將計就計,為當地警方提供有用信息。

雖然中途發(fā)生了意外,但記者成功抓拍到了西蒙和同伙的照片。

佩妮拉也站出來在報道中發(fā)聲,即便遭受輿論困擾,仍然為西蒙的臉公之于眾自豪。

“Tinder詐騙王”的故事迅速流傳,只要打開谷歌搜索西蒙,就有相關報道出現。

兩位身處異國的女性見面了,她們一起參與了世界多國包括報紙、電視、網絡在內的多種媒介的報道,而后收到了一個又一個受害者的回聲。

至少7個國家的警方接到了報案,但因為無法鎖定西蒙的坐標難以展開調查。

這時候第三位受害者艾琳出現了,她在網上刷到了西蒙的報道,驚訝地發(fā)現塞西莉、佩妮拉的講述和自己的相似性。

從愛情的進展過程,到聊天的話術,完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艾琳立馬在社交媒體上找到了佩妮拉,告訴她自己一定會將西蒙繩之以法。

她知道目前他的處境不妙,報道到處都是,他不好物色新的對象,只有她一個人可以利用。

西蒙想讓她賣掉房子和車子,救他于水火。

艾琳在表忠心后主動出擊,提議幫西蒙處理掉他用來包裝的奢侈品服裝。

她在奢飾品行業(yè)工作,知道那些東西值點錢,也有販售渠道。

西蒙相信了,將自己用新名字注冊的信用卡發(fā)給了她。

于是艾琳愉快地處理了他的衣服,就是不給他轉賬。

終于輪到西蒙歇斯底里,他住廉價旅館,吃購物中心的剩菜,一會兒威脅,一會兒服軟,無計可施。

艾琳還根據他的聊天動態(tài),推測他飛到了雅典,迅速報警。

西蒙一下飛機,就被國際刑警以使用假護照的罪名逮捕。

這一逮捕不要緊,西蒙被遣送回本國以色列,他正好是以色列一直在追捕的逃犯,被判處了15個月的監(jiān)禁。

Victims help victims.

三位女性受害者,聯手把詐騙犯送進了監(jiān)獄。

這本該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但現實很難有爽文結局。

因為疫情,西蒙實際只坐了5個月牢就被放出。

他又找到了新的賺錢門路,創(chuàng)立了一個付費網站,提供商業(yè)建議。

他以自由人的身份在以色列生活,擁有豪車和嫩模女友,聲稱要控告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誹謗。

他在情感騙局中把自己撇得很清,花受害人的信用卡,很難通過直接證據起訴他。

紀錄片上線后,西蒙竟然還成了社交媒體的紅人,出現一系列用來吸粉的高仿號。

而三位女性受害者仍然在償還債務。

唯一給人帶來希望的是塞西莉,她在紀錄片結尾表示自己仍然相信愛情。

只是感情可以長回來,錢卻不能了。

部分參考資料:

[1]呂頻. 約會故事與個人政治

[2]隨機波動. 公共空間、當代愛情與政治正確

[3]伊娃·易洛斯. 為什么愛讓人受傷

[4]燕外之意. 為男人付出,為愛情割腕,到底什么是戀愛腦,你是戀愛腦嗎

[5]不合時宜. 親密關系的最高級,除了婚姻還可能是什么

[6]湯明明. 浪漫小說是“女性鴉片”嗎?

[7]澎湃新聞. 誰用陌生人社交軟件找到了愛情?

[8]徐菁菁. 交友軟件能幫你找到真愛嗎?

關鍵詞:

上一篇:跨界聯動開啟體育綜藝新模式,《冠軍對冠軍》寓教于樂講好“雙奧”故事

下一篇:從戰(zhàn)亂前線到冰雪冬奧:攝影記者李木子與LaCie的十年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